快来看,老祖宗怎么做“皮衣”
植鞣法:用茶水泡兽皮
?茶叶虽然常见,但也不是到处都有。相比来说,唾液却是随时可用。
在很早的时候,人类就发现了唾液具有让皮子变软的功能。生硬的兽皮被放到口中后,里面的胶原蛋白会在唾液中的蛋白酶的催化以及口腔热度的影响下发生变化,再加上牙齿啃咬的作用(硬东西咀嚼后会变软),就能完成兽皮的鞣制了。
水鞣法:用的不光是水
古代打猎不容易,每一只猎物都要充分利用。除了血,动物的脂肪和脑浆同样具备鞣制的功能。
将脑浆和脂肪撒在刚刚经过简单烘烤的皮子上,里面的油脂会在炭火余温的影响下逐渐渗出,油脂中的分子进入皮下胶原蛋白的缝隙,改变其性质。
除了涂抹均匀,揉搓时间的长短同样是这一方法能否成功的关键。
由于烘烤的原因,皮子多少还会有些硬感,通常需要揉搓好几个小时才能彻底柔软。最后还要用清水再洗一遍,去除残留在皮上的脑浆和脂肪。
烟熏法:与火距离要适中
除了油鞣,另一个需要用到火的鞣制方法是“烟熏法”。
首先点燃篝火燃烧一段时间,等到烟灰足够多后,再将兽皮绑到木框或竹条上,拿到篝火附近熏烤。
此方法要特别注意兽皮和篝火的距离,太近,容易烤焦皮毛;太远,无法充分排除皮中的水分,达到鞣制的目的。
此外,为了能够笼烟,篝火最好在炉灶里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