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选兴趣班,这四种我绝不考虑
1、千里迢迢的不去一说起兴趣班,很多家长就有一种“拜师学艺”的心态。故此务必一步到位,寻求名师。我并不是说拜师学艺的心态不好,而是我觉得这算不得是“兴趣班”了,这叫“职业培训班”。既然是兴趣班,乐趣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让这份乐趣尽可能的轻松愉快。名师肯定是好的,但对于幼儿来说,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离家够近。孩子的英文外教课就在小区里,每周有一天的晚上,她在院子里跟小朋友疯玩傻闹够了,一抬脚,就进了英文教室。跟外教贫嘴45分钟,就回家吃吃喝喝然后继续跟小朋友玩。而且,我毫不讳言对于英文课,我是希望孩子坚持的。外语是开阔眼界的好工具,而且小孩子学语言又快又好,趁小时候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听力和语感基础可谓事半功倍。让孩子能够快乐地坚持学一些有用的技能,正是家长应该努力去用心做到的。当孩子大一些,确实有了固定的兴趣爱好,自己有进步的强烈愿望时。再跑远路拜访名师,我觉得就很值得。

3、满口应承的不去我们家孩子现在上的两个课,英文课是韩国人开的“小学院”,烹饪课是一伙各种颜色老外开的培训机构加咖啡馆。当初去这两家报名的时候,这两家的负责外国人都有一种“放着钱不挣”的傻气:他们都很有原则,详细问孩子的情况。如果他们觉得不合适,就会建议你不要来上课。比如孩子的英文课,五个人满班。进班的时候是4个人,偏巧又来了两个人,老板娘立刻主动分成两个三人班。而且,之后又有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来报名,那老板娘就用生硬的汉语对报名的那个妈妈说:“我觉得你的孩子太小了,别的孩子都比较大,而且学习时间都比较长了,我觉得她跟不上。”而那个外教烹饪班,其实教室很大,而且只不过是外教带着做饼干。但负责老外很认真地告诉我:“班上别的孩子都比你的孩子年龄小,当然她可以上课没有问题,但是也许她会觉得这些英文对她来说太简单了。”而且,当时别人也在问可否加多一个班时,老外就很认真地考虑良久,说:“现在不能确认,因为如果新开一个班,我需要再多请一位老师,而且她的时间必须合适,两个班的时间要错开,否则孩子们做完点心出来吃的时候,地方就不够了。”这两个课在报名时,没有太多的承诺,就是让你试听一下,决定了就来上。但上课之后,惊喜却越来越多。老板娘隔三差五就给教室里增加新设备,新玩具,想出新的办法鼓励孩子们学习。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一个不起眼的小买卖,不打广告,不忽悠,能一直开办下去,其实肯定也是有点门道的。而且,这些刚刚接触的时候觉得有点难缠的老板,往往才是有原则的好老板。

5、兴趣班不但是孩子的乐趣,也应该是家长的乐趣,不是吗?当然,最后的最后,我还想说一个最残酷也是最现实的问题:还是钱。上兴趣班是需要钱的,但没有钱,孩子就不能有自己的爱好了吗?我想答案一定是否。有经济能力让孩子上兴趣班,当然是省时省力。但如果经济困难,其实反而会促使家长更多的和孩子在一起。比如英文,很多有经验的外教都建议说,其实家长在家里,给孩子讲英文故事,陪孩子看英文原版动画片,时间长了,效果并不逊色于普通外教授课。而且,家长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像乐器,有贵的,有便宜的,钢琴贵可以学吉他,或是买电钢琴来学。哪怕只是学个吹口琴,也一样可以享受音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