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本学年我担任高一13杠鲭总秀班的班主任,并担任两个班级语文学科教学,在任课教师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班级学习、衣桂醉扩纪律、生活等方面都取得较突出的成绩。现将本学年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一、把握班级情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真正了解、懂得自己的学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本班的基本情况:我班情况比较特殊,学生思想比较活,什么鬼点子想得到,但就是底子薄,基础差,没有把精力一心放在读“圣贤书”上,所以本学年重点工作是如何引导学生将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开学初我就发现就有八九人无心向学,纪律散漫,在初中时曾有过打架、顶撞老师、赌博等严重违纪行为,他们的道德思想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经过高一一学期的教育整顿,班风学风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要彻底转变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是需要一定时间和耐心的。当然,有高一时候的摸底,加之开学初的计划安排执行,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使班级和学生在班风、学风、纪律上都有明显的改进,
二、班级管理措施
高一阶段,高中阶段的转折时期,是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变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一阶段,面临着普遍的过渡转型等问题,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纪律要求、思想教育、理想教育、心理教育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1.“戴上紧箍咒”——纪律是铁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是维护班级整体性的保障。在这个学期里,我主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我约束能力培养的力度。主要是通过德育考核细则,将学生的日常行为用德育细则的方式表现出来,然后发榜公布,让学生接受集体的批评教育,同时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
班会课是思想教育的主要舆论阵地。在每次班会课上,不厌其烦地教育引导学生,不要以身试法,要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法律法规等。
2.“放手,让他们飞”——学会张大
“教,是为了不教。”本学年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组织策划活动等多方面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如团队活动、出版黑板报、校运会的组织、文艺晚会的排练等,都是学生自主安排、组织,使学生在活动组织中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形成为自我、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使学生学会规划、调控自己,使自己在集体中成为班集体的建设者。
3.“你是谁?为什么来这里?”——学习是重点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在教学教育中常向学生提出“你是谁?为什么来这里?”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充分认识读书的任务和目的,明确人生目标和理想。通过学习思想的教育,培养和营造了好的学风,促进了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对学生学习方面,本学年关注最大,每次考试之前做好备考、思想引导工作,考风考纪教育,使学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竞争,证明自己,表现自我。
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有效地利用好每周一的班会课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采取如下一些对策:改善学习行为习惯;科学调整各科学习时间;改进学习方法,难题怪题少做或不做,要重视基础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及时巩固和多次重复训练重点知识;要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调节紧张的学习情绪,使自己过得既轻松又充实;引导学生培养间接兴趣,对无兴趣的科目要采取“强化学习”的方法,有一种强迫自己成功的意识;学习心理中发挥自我暗示的积极作用等。
我班在各个月考中得较好成绩取,受到各科任老师的好评。这又进一步鼓舞了士气,使班级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你是好样的”——狠抓典型,鼓励后进生
本班学生特点是两极分化:成绩两极化,思想也两极化,特别是双差生较多。所以要管理好这个班,首要的工作就是如何教化差生。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却又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的教育,我往往是将以前的典型的有名有姓的学生的“劣迹斑斑”,一五一十说出来,告诫现在的学生,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纪律上引以为戒,不覆前车之撤。鼓励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不要让愚昧无知蒙蔽自己的双眼,“别让自己成为日后师生开刷的对象”。同时,我还创造条件和机会,比如校运会、文艺晚会、班级管理等方面,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5.“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家校联系,团结协作
积极主动地和各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在与任课教师的交往中,我尊重他们的地位,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己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树立老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家长、社区也是教育的一大资源。只是在这一块领域我利用比较少,在下学期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6、恩威并施
班集体的建设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是各科教师、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者。
班主任的工作就性质而言,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同时对学生进行管理。那么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必须要“教育为主,严格管理”,即“恩威并施”,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教”是目的,“管”是手段
“管”和“教”这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两个紧密联系着的方面。“教”是目的,“管”是手段,班主任通过大量的、日常的管理工作诱导和教育学生、寓“教”于“管”之中。然而这种管教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一些班主任勤恳地工作,一心扑在班级管理工作上,效果却因人而异。
如果过分强调管教的功能,忽视被管教者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只能事倍功半,会感到很累。有人对于班级管理,行政管理的成分多,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成分少,教师总要求学生这样那样,完全按班主任的意愿去干,很少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
这其实是以班主任为中心,把学生放在从属地位,这是一个认识误区。这是由于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找到恰当的工作方法。在班级管理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引导,敢于放手,逐步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而应该是在民主地对待他们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十分有利于班级管理。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工程,除要讲究技巧外,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师生间一旦能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班级管理就会变得得心应手。
7、敏锐观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
洞悉不同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在施教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当学生在心理上产生苦恼时,班主任及时帮助学生解开疙瘩;当学生在身体上出现不适时,班主任及时帮助寻医问药;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及时帮助“清理路障”;当学生在生活上遇到不便时,班主任及时帮助排忧解难。
班主任应争取做到:学生哪里需要班主任,哪里就有班主任的身影。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班主任不仅要记在心上,说在嘴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
事无巨细,时无长短,只要是对学生的成长有利,班主任都应该主动地去关心去做。中学生由于阅历浅、经验少,不时会出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言行,这些都在所难免。我们应允许学生犯错误,又允许学生改正错误。
同时要知道,改正错误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班主任细心、细致、不懈地扶持。唯有理解学生,才能与学生沟通。人们常说“理解万岁”,理解是宽容的体现,是情感的贴近,是心与心的碰撞。理解能避免疏远、对立,理解能化解矛盾。理解是粘合剂,将师生之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8、善用批评技巧,贴近学生心灵
批评是班级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批评的难处常常不在于内容的尖刻,而在于形式的巧妙。为达到既教育好学生,又不伤害师生间的感情的目的。我们应注重批评的技巧。批评并非需要大声呵斥,它可以是微笑的,也可以是和颜悦色的,重要的是达到预期的结果。
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把教师的肯定看作一种精神需要,一种上进的动力。我们应力求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具体方法有:
第一,通过给学生传小纸条的书面形式,或个别谈话等形式,悄悄地批评教育学生。一般情况下,不把学生请出教室、带到人多的地方训斥,更不应动不动就把学生请到学校领导的办公室。第二,不在家长面前痛陈学生的不足之处。面对学生家长,应先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轻轻带出学生美中不足的地方,紧接着与家长一同商讨教育方案。
这样做既不损家长的面子,也调动了家长的教育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认为教师够朋友,心甘情愿地听从教师的教导。
班级管理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感到自己在世界上有价值,有用处,有能力,充分发挥出自主的创造性,从而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积极投入到学习、劳动、生活中去。
总之,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班级工作有了较大起色,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当然也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如在文明班评比方面不感冒,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仍有待加强。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努力,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学期的总结结束,就是新学期的开始,教育的路上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