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型元青花瓷器鉴定要诀
1、元青花鉴定,第一看造型。元青花瓷器属于宋元古瓷一类,造型种类不多,可以牢牢记住元青花瓷器的数种造型。至正型元青花属于浮梁瓷局的官办产品,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官窑,有命则烧,否则止。主要器型有大罐,梅瓶,大盘,玉壶春瓶,高足杯等。八方器在元青花里少见,但属于带有明显元代特征的器物。其造型变化少,基本上熟悉了之后通过对于器物造型的细微变化能对不少新品一眼断伪。

3、第三,看青料。元青花瓷器主要采用的都是中东地区进口的青料。史料记载为撒卜泥回回石头,明代无氇监煜紊记载。明人对于永乐宣德的青花瓷原料,记载为苏麻离青或苏勃泥青。后来又有讹传成苏泥勃青的。不管名称如何,元青花采用进口青料无疑,属于高锰低铁高钴型。含氧化钴成分一般高达10%左右,含氧化铁40%左右,氧化锰不到1%。所以这种青料发色浓艳,多有铁锈斑和锡光,青料吃胎,颜色重的地方用手抚摸往往凹入胎骨,并有晕散的弊病。

5、第五,看胎。元青花瓷采用的都是麻仓御土,又称御土窑。麻仓土是景德镇元代以来一直使用到万历早期的瓷土,早已失传。其成分成谜。但依据现有的元瓷和明初瓷器的胎骨,可以分析判断出麻仓土的直观现象。玉质感强,有黑色瑕疵点,淘洗不精细时有时有空洞和缝隙,可塑性高,烧结温度较低,属于极为优质的一种瓷土原料。麻仓土的胎是元青花判断的利器。

7、第七,看款识。元青花带款的极为罕见。目前仅见至正七年,至正十一年,大元国至正三年等款识,但新仿臆造品多有大元某某年制,张文进等款识,对于不熟悉元青花鉴定的初学者颇有杀伤力,不可不查。
